邢醫學子楊雨瑤——獻出“生命火種”,給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
近日,《牛城晚報》、文明邢臺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對我校學生楊雨瑤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事跡進行報道。
楊雨瑤同學在校期間學習刻苦,表現優異,先后獲得“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并獲二等獎學金;實習期間她嚴格遵守醫院規章制度,認真跟隨帶教老師學習臨床知識,備受醫院好評。希望廣大醫學生以楊雨瑤為榜樣,不忘醫學初心,勇擔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踐行醫學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錚錚誓言。
“恭喜你,你的愿望達成了”“寶貝女兒,你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你長大了、懂事了。”……完成造血干細胞血樣采集后,這幾天,楊雨瑤每天都會收到很多“贊”,同學們贊揚她勇敢,家鄉的父親夸她優秀。
楊雨瑤來自承德,2000年4月出生,現為邢臺醫專2019級臨床2班學生。她說,大學的學習,讓她懂得,當代大學生不僅要注重學習文化知識,更要有社會責任感。上了大學后,看到身邊不少同學參與無償獻血,她也鼓起勇氣走上獻血車。第一次獻血,緊張又興奮,看到針頭比打預防針時粗了好幾號,她不敢睜眼。她說:“那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經歷,成功獻血200毫升后,內心有一種奉獻的自豪感。醫學生的責任擔當從獻血開始,我決定以后還要去參加無償獻血。”
她第二次獻血,看到有人咨詢造血干細胞捐獻的事情,得知我國每年因疾病需要造血干細胞移植救治的患者為數不少,如果能與他們其中一個人匹配成功,就可以為這一家人帶來希望,于是就萌生了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想法。
“回來后,我打電話征求家人的意見,因為我從小體質弱,家人讓再了解一下捐獻造血干細胞會不會對身體有影響。”帶著疑問,楊雨瑤開始上網查閱資料,咨詢身邊已經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朋友,并向信都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詳細咨詢。
2022年4月24日,是她的陰歷生日,她決定,在生日當天獻出“生命火種”,給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
“因區域靜態管理,推遲了幾天,這也讓這份‘禮物’尤顯珍貴。”楊雨瑤說,4月27日下午,楊雨瑤在信都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信都區金牛廣場,走上獻血車,工作人員為她仔細講解造血干細胞捐獻流程,并采集10ml造血干細胞血樣,工作人員現場為她頒發榮譽證書。